从事采购的朋友们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明明询价时拿到了最低报价,最终结算时却冒出各种附加费用;本以为订到了合适的材料,生产时却发现性能不匹配......这些问题的根源,往往就藏在最初的询价环节。
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纯铁交易数据发现:提供完整技术参数的询价单,不仅能降低最终成交成本,还能提升交货准时率。今天就为大家梳理纯铁采购必须明确的7大要素,帮您从源头上规避风险。
一、材质要求:别让“差不多”毁了整批货
一样的规格可能有不同的牌号和材质,而不同的牌号和材质有着不同的特性与用途。
这三个问题必须明确:
→ 核心性能倾向:首要保障磁性能(如铁损值、磁导率)还是纯净度(如碳硫含量)?
→ 具体牌号:是DT4、DT4C,还是YT01?
→ 元素控制:是否需要控制铝含量(如≤0.01%)、磷硫总量(如≤0.025%)?
专业建议:提供材料用途,让技术经理为您推荐最经济的牌号。
二、加工方式:同样的材料,不同的命运
同一批纯铁料,用于精冲与普通裁切的价格可能相差甚远,因为:
• 深冲压需超低碳含量(C≤0.005%)
• 精密折弯要求特定晶粒度(6-7级)
• 机加工需控制硬度范围(HB≤130)
请务必告知:
√ 最终产品类型(如电磁铁芯、熔炼原料)
√ 关键加工工艺(深冲/折弯/车削)
√ 加工精度要求(如冲压拉伸比≥2.5)
三、规格公差:毫米之差,价格千里
某客户因未注明公差,收到的2mm板材实际厚度1.91mm,导致冲压成品全部报废。
这三个尺寸参数缺一不可:
1.基准尺寸:厚度2.0mm、宽度300mm等
2.公差范围:如厚度±0.03mm,优于国标±0.05mm
3.单件重量:如每卷1.5-2吨,避免设备超载
四、包装运输:看不见的成本黑洞
相信大家遇到过这样的案例:客户收货后发现:
• 内包装单重3吨(超过车间行吊承重)
• 无熏蒸证明(出口货物滞留港口)
• 带竞争厂商标识(经销商无法转售)
请核对这份清单:
□ 单包重量限制(常规建议≤1吨/托)
□ 装卸条件(有无行吊/叉车/卸货平台)
□ 运输方式(汽运/铁路/海运的特殊要求)
□ 标识要求(中性包装/原厂标识)
□ 出口证明(熏蒸证/材质证明等)
五、地址信息:别让运费毁了你的低价
“送到江苏”和“送到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XX路XX号”的运费可能相差很多!建议至少提供区级信息,以便匹配最优物流方案。
六、数量确认:批量与包装的平衡艺术
国内用户使用吨包即可,国际用户可能需要提供熏蒸托盘或铁桶
不同的包装方案价差可达8%,请在询价时说明偏好。
七、特别提醒:这些“后来再说”的代价最高
据统计,合同签订后追加技术要求平均会产生:
• 5%甚至更多的成本上浮
• 3天或更久的交期延长
建议做法:询价阶段召集技术、生产、物流部门共同确认需求。
实战案例
某新能源企业通过完善询价参数,实现:
• 材料利用率从81%提升至94%
• 采购成本年度节约86万元
• 交货准时率达成100%
他们的做法很简单——据实提供详尽的材料要去,用时几分钟,却避免了数月的售后纠纷。
结语
精准的询价不是增加工作量,而是最高效的降本方式。还可获得技术经理免费参数优化服务。让我们用专业帮您把每一分预算都用在刀刃上!